為了減少污閃事故,保證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,應當根據不同的大氣污染情況,采取相應的絕緣。目前,我國用爬電比距,即根據絕緣子每1千伏額定線電壓的平均爬電距離來估計絕緣子的耐污性能。在一般無明顯污染地區,絕緣子串采用的最小爬電比距是16mm/kV,對于大氣污染地區,則按照污染程度劃分不同的等級,分別采用較大的爬電距離。
緣子表面污閃的因素和防止發生污閃的措施 局部電弧的產生及其參數與污層分布等因素有關,且具有一定的隨機性,所以污閃也是一種隨機事件。電壓增高則污閃的概率增大,因這時泄漏電流增大,造成由局部電弧發展為閃絡。而如果增大絕緣子沿面泄漏距離或爬電距離,則可使泄漏電流減少,從而降低閃絡的概率?!〗^緣子表面的干燥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,在短時過電壓作用下,上述產生污閃的過程來不及發展,因此閃絡電壓要比長時間作用電壓下來得高。尤其是在雷電沖擊電壓下,由于時間極短,絕緣子表面潮濕和污染實際上不會對閃絡電壓產生影響,即和表面干燥時的閃絡電壓一致。
|